泸州市生态环境局坚持监督与服务并重,多措并举,用活“加减法”,通过普法送企到实处、义诊帮扶“开药方”、科技赋能智慧执法等形式,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,以更高水平服务助力企业绿色健康发展。

普法宣传做“加法”,从“执法一线”到“企业一端”

“这是法律咨询电话和相关法律法规,扫描二维码即可查看。”在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内,泸州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向企业送上“法律贴心服务卡”。

1.png

坚持“入企送法”,围绕园区、企业、重点建设项目,深入企业开展联合检查及法律法规宣讲;坚持“迎客释法”,鼓励企业针对环保疑难问题采取上门咨询、电话咨询等形式“一对一”联系片区负责人,实现答疑解惑“零距离”;坚持“网格普法”,对部门、街道网格员开展环境监管网格化培训,夯实“区-镇街-村”三级网格普法体系……

今年以来,全市生态环境执法系统为白酒制造、污水集中处理等重点行业的300余家企业开展普法宣传,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0余份,接待企业“一对一”咨询200余次,对100余名网格员开展普法培训。

义诊帮扶做“加法”,以“铁军柔情”护“绿色发展 ”

“这个围堰高度不够,污水一旦泄漏,就直接排放到雨水沟了。”泸州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在开展非正面清单企业“绿色义诊”帮扶时向帮扶企业指出存在问题。

2.jpg

为推动全市更多企业进入正面清单管理,泸州市针对非正面清单企业和环保意识强、主动发出“邀约”要求帮扶检查的企业,以及涉及酒类生产企业酿酒废水转运处置监管等整改难度大、专业性强的省督整改任务的近40家企业开展“绿色义诊”,帮助企业排查问题隐患,指导企业提高环境管理水平。

今年以来,通过“绿色义诊”针对性帮扶,全市新增正面清单企业41家,围绕酒类企业废水收集、转运情况等省督反馈问题整改深入指导帮扶企业80余家(次)。

检查处罚做“减法”,以“融合智慧”助“无事不扰”

“早上9点自动监测数据有异常波动,请查看一下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是否正常?”在泸州市生态环境值勤备勤中心,执法人员通过自动监控系统管理端发现某企业出现异常数据,立即电话通知该企业环保负责人开展排查。

3.png

为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打扰,泸州市利用生态环境智慧执法监管与服务平台开展远程巡检“非现场监管”模式,借助卫星遥感、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和在线监控、视频监控、信息平台的“执法大数据”,进行“无扰检查”。

通过智慧监管平台数字赋能,泸州市积极探索专项执法对象、内容双整合模式,推行审慎包容监管,依法给予企业适度的容错改正空间。今年以来,泸州市对纳入正面清单及信用评价为“诚信”和“良好”的近400家企业开展非现场执法检查500余次,办理不予处罚案件11件,不予处罚金额451.79万元。
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